思想和知识的进化提升之旅(二)
前一晚,爸妈打发我上床睡觉后,又和妹妹一起去为我打探今早计划要去往天安门看升旗的路线了,直到深夜才回到宾馆。
我是被他们的敲门声惊醒的,他们回来时,外面又“哗哗哗”地下起了雨。我们本来是想早上搭乘地铁去天安门的,但听爸妈回来后说:地铁晚上十点至早晨五点期间停运,而且入口也没有无障碍。因为北京三环以内禁止外地车辆通行,我们只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为了这,爸妈和妹妹又商量研究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一致决定:如果早上雨停了,就叫辆网约出租车载我们去天安门。如此妈妈和妹妹才跟我挤在一个只有一米半的小床上,爸爸则直接席地而躺,就这样潦草地睡了两小时。
凌晨两点多钟,爸爸醒来见雨势有所减弱,并渐渐停了下来,他也顾不得再睡觉,就开始操作手机约出租车,后来妹妹也醒了过来,帮助爸爸一起操作手机约车。我们跟出租车约的时间是凌晨三点半,因为想着早点到达天安门就能占个观看升旗的好位置。在跟车约好的时间提前十分钟,爸妈便收拾好行装,又喂我吃了一颗布洛芬缓释胶囊,接着就推我出了宾馆房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一直在紧张忐忑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除私家车之外的交通工具,所以不知情况会如何:出租司机看我这样会作何反应,家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应对?当我们乘电梯到楼下宾馆大厅时,发现约好的出租车已在门前等我们了,爸爸便赶紧上前去跟司机师傅打招呼,我们也紧随其后。师傅是个40多岁地道的老北京,说话待人很是随和实在(至少他在那短短的40分钟路程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这样的),在爸爸赶着把我往车里抱的过程中,他还操着一口浓重的北京口音对我们说:“不着急,时间还早”。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紧张的心情立刻缓解。在行车的过程中,司机师傅还和善地对我们讲起了他的一些经历往事;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北京的一些特色景区。这不仅让我放下了对陌生人本能的戒备,而且还使我在初次乘坐出租车时,便对从事出租司机这个行业的人员产生了很好的印象。说话间,我们已到达天安门附近,司机师傅还把车停到离广场最近的位置让我们下了车。于是,我们就随着同样来看升旗的人流走到入口处,排队进行身份验证。虽然当时天色还是一片昏暗,但安检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就这样随着大部队缓缓向前涌动通过安检,来到广场一侧观看升旗的地方,这里也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妈妈推着我占了个最前边的位置,当时才凌晨四点多,离五点半升旗仪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就这样在一片拥挤的人潮中等啊等啊,期间,前来观看升旗的人越积越多,一层一层,渐渐地在我们身后形成了一堵规模强大地“人墙”。虽然占了个先机在最前面的位置,但后面的人多得挤得我们仍然觉得透不过气,坐在轮椅上的我更是觉得闷热难受,加上感冒症状和药效作用,困得我是一个劲儿地“磕头打盹”。正当我昏昏欲睡之时,身旁的人群忽然开始骚动起来,身体一个劲的向前倾,眼睛一齐朝向一个方向,我回过神儿,赶紧朝人们望的方向看去,只见整齐划一地国旗护卫队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缓缓向广场中心的旗杆下走去,稍作停顿,只听那振奋人心的国歌在耳边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应声上升,这时,升旗手拉起国旗的一角用力地向空中一挥,象征着和谐安定的五星红旗便伴随着庄严激昂的国歌声冉冉上升。我的头皮一阵发麻,眼睛紧紧盯着旗帜上升的过程,而广场两边的观众,有的像我一样屏息凝神的观望,有的则举着早已调试好的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神圣庄严的时刻。在激昂的国歌声将要结束时,飘扬的五星红旗也刚好上升至旗杆顶端,如此,短短两分钟左右的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便结束了,我听到身旁的观众直呼:“就这样结束了?起了个大早……唉~”。这还是站在前排有幸能亲眼看到升旗全过程的游客们发出地感叹呢,而那些在中间以及后排的人们,同样拖着困乏的身躯,在比肩继踵的人群里苦苦等待,就为这一时刻的来临,我想他们连这如此短暂而精彩的两分钟升旗过程也未能看到吧?可在大家脸上仍洋溢着喜悦和骄傲的神情,也许,这就是人们对国家和国旗的一种无上情怀吧,亦或许临近天安门广场感受了冉冉升起的国旗在杆顶飘扬的神气,已让大家那爱国之心激情澎湃了吧?
仪式结束后,我们穿过拥挤的人流,走过一个地下通道,来到了广场中央,近距离的观望那在杆顶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轮流与它合了影。随之我们又开始排队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这位伟大领袖地遗容,因为参馆设置是以“残健分流式”进入的,当时乱哄哄的也没来得及弄明白,所以在准备排队的入口处,妈妈推着我稀里糊涂地就被保安视作陪同人员带到专门的残疾人士排队地行列里了,便就此与姥爷、爸爸还有妹妹分散了。纪念堂开馆的时间为早晨七点钟,我和妈妈不到六点半来到排队的地方时,这里的人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们就继续延续“这条龙”的长度排在最后等待开馆时间。期间,我看到远处还堆着很多很多前往纪念堂的人,都陆陆续续被保安领到用栏杆围成的一条轨道里进行排队。我和妈妈捱过了无聊困倦的40分钟,七点钟开馆的时间一到,我们这些坐轮椅的残障人士,便得以优先进入馆内瞻仰,妈妈推着我按照指定的路线前往纪念堂时,我看到那些仍在排队等待的人们,都站在保安特意用栏杆围成的一条轨道里,迂回绵延约3公里: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北侧排至天安门广场的东侧,向右沿着天安门广场东侧路一直向南一路蜿蜒至毛主席纪念堂的南出口的广场外,再沿着毛主席纪念堂的东侧一路向北折回至毛主席纪念堂的入口……如此壮大的队列,已成为毛主席纪念堂前的一道独特地风景线。我们这些坐轮椅的被陪同家属推着依次通过安检,顺利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前高高的台基下,等待志愿者们协助着家人通过无障碍坡道依次将我们运送上去。在此过程中,一个60多岁负责管理现场服务秩序的志愿者领队大爷,操着一口北京话急赤白脸地一直在向那些实习的志愿者们发号施令,不仅如此,他还冲我们的陪护家属们大呼小叫,因为我们的家人一要是把轮椅队形推得不合他的意了,他便吹胡子瞪眼地吼我们:“推那么近干嘛?一边去,我叫你等着,你就等着!”。听到此话,我们的家属都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把我们推到一边,耐心的等待实习志愿者们一趟一趟辛苦地将我们运送上去。如此,在两名年轻志愿者的合力推动下,我和妈妈两人终于通过数米高的台阶,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前。刚一进门厅,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便扑面而来,我们的心情也随之而变得凝重起来,紧接着往里走,只见一尊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毛主席坐像就坐落在大厅正中,一展领袖那亲切慈祥、文韬武略的光辉形象,很多人手里都捧着鲜花,走到主席坐像前鞠躬献花,我和妈妈因没见到卖花的地方,所以就没随着一同前去拜谒,而是直接从大厅旁边的一个入口来到了瞻仰厅。毛主席的遗体就被安放在这厅中央的水晶棺里,他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沉睡在鲜花丛中。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毛主席遗容时,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撞击了一下,梗塞着,想着主席曾经的光辉事迹,率领着无数革命老前辈一起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打下的新中国,心情尤为沉重,一种感怀情绪萦绕心头,同时还惊叹:人们是用了什么技术手段,能将主席的遗体保存至今依然这么完好,尤其是脸部轮廓,依然那么圆润饱满,焕发着昔日的光辉。前来瞻仰的人们纷纷踏着殷红的地毯从水晶棺的两旁缓缓走过,一脸肃穆的神情,我和妈妈都很想驻足静静观望主席的遗容一番,妈妈还想为他老人家深深鞠上一躬,但奈何堂内是“人员流动式”瞻仰的,在两边站岗的护卫正不停地催促和疏导人们离开,所以我们便只好满怀不舍地走出了纪念堂,到南门出口的台阶上再等待志愿者帮妈妈一起将我运送到平地上。这边的志愿者领队是个40多岁的阿姨,也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只因为妈妈把轮椅推得靠近台阶边沿了一点,她便火冒三丈地冲我们厉声喝到:“哎,去那干嘛?老实在后面等着!”。我心里暗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性情都如此急躁,言语如此尖刻? 或许是前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实在太多,他们一天到晚还不知要接待多少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如此这般循环往复的工作内容,已让他们忽略自身态度和不和善的问题;亦或是他们身处的环境太过于嘈杂,以至于让他们习惯了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和人们说话。可我觉得,具有谦和有礼、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难道不应该是他们从事义务工作的最基本的要素吗?难道我之前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的对被服务人员热情相待的志愿者只是凤毛麟角,而眼前这个冲我和妈妈大吼大叫的才是现存在于社会上多数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的现状?对此,我一直怀有深深的不解和疑问。
当我和妈妈从台阶上下来后,发现爸爸他们还在远处那一堆排队的人群当中挤来挤去的呢!当时还不到早上八点钟,我和妈妈就一直在南门前广场的出口处等啊等啊,等到天空飘过的一片乌云渐渐将刚升起的太阳遮住;又等到太阳一点一点地冲破这层层黑云的屏障,将耀眼的光芒重新洒向大地,就这样足足干等了两小时,爸爸他们才从毛主席纪念堂里走出来与我们会合。真可谓:排队两小时,瞻仰1分钟啊~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又前往积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故宫博物院游历,当家人推着我穿过天安门城楼进入午门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有一种穿越到历史朝代的感觉:左右各有朝房廊庑,当中还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河上并列跨有五座石桥,两边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可以直通太和门。爸妈合力顺着无障碍通道将我推上太和门那高高的台基,于是我们就来到了故宫博物院的中心位置,纵观这里的一座座做工精致的古建筑群,还有地上铺的错落有致地青砖,它们所散发的清、明两代特有的气息,好像真的有将我带回到数百年前历史朝代中去的感觉,其中最为宏观的还要属古代宫殿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它坐落在庭院正中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装潢设计十分考究: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还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使整个建筑通体看上去极其高大宏伟,庄严瑰丽。但是由于轮椅在铺设青砖的地面上实在难推,况且太和殿的台基实在太高,我不忍让家人推着我再继续往前走了,所以就没能观赏到其内部的陈设布局,也没能再游览故宫里的其他建筑景观。虽然只参观游历了故宫的很小一部分,但我被里面散发的历史文化气息所感染,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不仅刷新了我的人生阅历,更填补了我头脑中所欠缺的历史文化知识。
从故宫的东华门出来后,已经临近中午12点了,我们又撘了辆出租车载我们回宾馆,但这一次遇到的出租司机师傅得态度就和凌晨的那个大不相同了。可能是所在的这条路口拥堵地缘故,在停下车等着我们上车的时候,一位40岁左右体格健壮的女司机师傅,就在驾驶室里用一副极不情愿的腔调说:“唉~这大中午着急忙慌的,一个残疾人……啧啧~”,听到这话,我那原本还沉浸在游玩中热情澎湃的心,立刻像被注射了一剂镇静剂一样,落寞了下来,这倒不是因为我自己被此话中伤了,而是因为妈妈今天一天为了我遭受别人无端的斥责实在太多了,所以有点伤心和自责。可上车后没多久那个女司机师傅就开始主动和我们搭话,问妈妈我们从哪里来,是不是带我来北京看病的?然后又说起她之前载过好几个带着像我这样的孩子来京看病的乘客,谈及他们求医心切的样子。在这过程中,我慢慢开始发现这个女司机师傅其实也没那么凶,眉宇间甚至还流露着对我们这些残疾家庭的同情。我想:或许是因为北京的人多复杂,刚才司机师傅的那种表现和反应,只是出于对陌生人本能的一种防范吧。在接下来的对话过程中,司机师傅还讲起了她到我们家乡山东游玩的经历,说起了当地的一些人文特色和交通情况,但没想到,这却又勾起妈妈对昨天等红绿信号灯一事的回忆,并饶有兴致地向其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而,我在一旁却觉得:对于这些仅有一面之缘的人,没必要对其居住生活的城市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为述说对象又不是政府领导级别的人物,说这么多,除了让当事人觉得你在对其生活多年的城市指手画脚以外,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
好文章! 爱在,幸福就在 发表于 2018-10-29 15:47
好文章!
还有待提高,谢谢来读:handshake 妹妹写得详尽 平静心灵 发表于 2018-11-1 10:33
妹妹写得详尽
这样写游记,是不是太罗嗦?还请姐姐指点!:) 残疾人出游不容易,有时还要受人冷眼,加油。 天涯一梦 发表于 2018-11-11 20:58
残疾人出游不容易,有时还要受人冷眼,加油。
:handshake:handshake
页:
[1]